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AI大会明天开幕,关于【人工智能】的考点给你盘好了(背吧)

觅游宋于字 觅游新传考研 2022-07-27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整合作者:觅游宋于字
编审:觅游侧影学长


(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预热宣传片)


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8月29日-31日在上海世博中心拉开帷幕,期间将举办十余场特色活动。


其中包括AI国际日、AI开发者日、AI青年科学家人才高端对话、AI+艺术欣赏体验会等多场首创成果发布会将在此开展。这些特色活动中,面向社会开放的有9个,将提供8000个专业观众席位,目前已吸引一万多人报名。


对新传考研er来说,人工智能今年很可能会再次成为各大高校的热门考点。对人工智能的知识做到胸有成竹,AI技术这一题便非你们莫属。

(图源网络)


    
    

AI的定义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即人工智能。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据考证,“人工智能”的研究始于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该词由约翰.麦卡锡提出,根据当初的设想,人工智能的研究旨在通过“建造一台机器”并“尝试着发现如何使机器使用语言,形成抽象概念,求解多种现在注定由人来解决的问题,进而改进机器”。


简单来说,AI 是模拟人类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可以取代人类一部分基础性工作,而且还能为高端工作提供“智力”辅助。


在AI 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媒体希望通过“武装高科技的智能技术”来提高新闻生产效率、传播速度、服务质量等,以增强在业界的核心竞争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AI在新闻领域内的应用

01

AI+新闻线索

在传统的新闻生产中,媒体的新闻线索依赖于上级宣传部门、特定“线人”和公开热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容生产。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记者获取新闻线索和素材的方式。


一旦有新闻事件发生,必定能从网上找到“目击媒体”(eyewitness media)发布的海量信息,即便不是大新闻,也能从中找到不少“眉目”。


记者如何在网络浩海的信息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常规的事实核查手段之外,人工智能为快速搜集和梳理社交媒体上的可靠信息源和素材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例如,基于AI 技术的一款应用程序“新闻追踪器”(news tracker),可以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寻找和追踪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或意见领袖,及时发现那些有可能发展成为重大新闻的关键信息。


除此之外,“新闻追踪器”还能通过分析网贴发布的实名情况、粉丝活跃度、语言结构等多项指标,进一步判断究竟是事实陈述还是观点表达,识别该新闻事件是否真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AI+新闻采编

机器人写稿是当前新闻传媒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纵观国内各大媒体,很多单位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写稿机器人,如新华社“快笔小新”、今日头条“Xiaomingbot”、腾讯“DreamWriter”等。只要设定好模板、算法、框架等程序,写稿机器人可以立即抓取关键信息,迅速整理出一则图文消息,整个过程可在几秒时间内完成。


目前,机器人写稿被较广泛地运用于财经、体育、天气等领域的新闻写作。随着AI 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正在尝试写作深度稿件,甚至理论文章。机器人记者和机器人编辑极大地解放了新闻写作、编辑环节的生产力,让采编人员将精力集中于更深层次的思考以及情感诉求的挖掘。

03

AI+新闻传播

AI 技术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之后,新闻不但要讲究传播效率,还要注重读者在新闻阅读中的体验。AI 技术通过大数据收集用户感兴趣的内容信息,再根据其兴趣点进行更为精准、个性化的新闻分发与推送


在重大报道中,AI 技术和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现代科技结合,可以让用户借助高科技直达现场,“身临其境”感受新闻事件发生的过程。例如,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联合人民网推出的“AR看两会”,只需一瞬,两会新闻便栩栩如生。

04

AI+媒体融合

AI 技术给新闻生产带来的种种变革:大数据以及数据挖掘被用于寻找新闻线索、查证新闻事实,机器人写作和编辑被用于直接的新闻生产,AI 技术和VR、AR等其他新技术的结合催生出新的新闻产品。


显然,AI技术对新闻传媒业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从线索收集到内容采编再到内容分发,贯穿整个媒体运营的全过程,可以说是一颗强力的技术“催化剂”,推动着媒体融合向智能化、精准化、场景化方向发展。


纵观近年来业界的媒体融合大潮,技术进步起着强力的驱动作用,AI 技术正成为推动媒体融合的着力点和关键领域,逐渐成了各大媒体的必争之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AI技术应用对新闻领域的影响:

机遇与挑战并存

01

遇:创新新闻的生产和分发方式

前期准备:筛选迅速,信息丰富

在新闻生产前期,关于内容的选取和信息的采集方面,传感器技术的应用极大丰富了新闻源。它以传感器为载体、以大数据处理技术为支撑,拓宽了信息采集的途径,也增加了信息采集的维度。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数据信息高效、准确,这些都是传统人工采集手段无法达到的。在突发新闻面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提取核心观点、梳理事件发展脉络、分析舆情导向、整合事件传播路径,让新闻生产者迅速了解整个事件的全过程,为新闻稿件撰写提供思路,能有效缩减创作的时间,提高新闻价值。


新闻生产:更多数量,更高质量

就目前的新闻内容生产而言,“新闻机器人”主要运用在数据繁多的领域,例如,金融类、体育类等类型的新闻中,它能够帮助记者快速准确分析所需的资料,在突发新闻面前,它甚至能自己收集资料、快速撰写新闻并发表。


在选取了大量的数据并从中挑选出有用的信息后,“机器人”会根据信息内容选择合适的角度,依照算法设定好的模板进行组合创作,最后对语言加以润色,在短短几秒内完成一篇新闻稿件的创作,大大提升了新闻生产的速度,增加了新闻生产的数量。


以往传统新闻生产完全依靠专业的新闻从业者。互联网时代来临,用户生产的内容对新闻内容进行了补充。如今应用算法的新闻生产,能够克服用户体量大,发布信息数量多、内容杂、真假难辨的缺陷,提高新闻生产的质量,并且还能够根据用户个性特征,生产个性化的新闻,更好地满足受众需要。


新闻分发:精准定位,改变认知

人工智能技术利用算法对新闻内容进行智能化分发,改变了传统受众需要自己搜索的新闻接收方式。在这方面,国内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今日头条,它通过跟踪记录受众的浏览行为以及浏览内容,形成用户画像,给不同浏览爱好的受众“贴标签”。


与此同时,机器也将各种新闻内容进行分类,把不同类型的新闻推送给不同需要的受众。机器分发的范围覆盖了用户的生活、兴趣等,与传统的人工分发相比,信息的利用率更高。


人工智能技术还改变着受众的认知,为受众打造“场景化”的阅读体验。具体表现在新闻生产过程中运用VR、AR 技术对新闻信息的全方位采录,并分发至具有相应功能的客户端,实现现实与虚拟的融合,使受众置身于新闻场景之中,对新闻报道有着全方位的认知,赋予受众“第一人称”的体验感,从“局外人”变身事件“参与者”,使其产生共情心。

图源网络

02

挑战:正视技术发展的双刃剑

用户层面

一是用户隐私不断被侵犯。自2017 年Facebook用户数据泄露事件发生后,用户隐私问题不断被讨论。海量用户数据的使用一直存在这样一个矛盾:大数据可以帮助媒体更好地为用户服务,然而大数据的滥用也会对用户造成干扰,甚至引发一些数据买卖的违法事件。媒体和科技公司如何合理使用这些数据,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监督。


二是数字鸿沟继续加深。当VR、AR、智能音箱等新技术设备出现在市场中,由于价格昂贵,中下阶层用户很少会去尝试使用,媒体提供的最先进优质的服务只能给那些有能力购买这些智能设备的用户。


新一轮资源不平等是否又会加深数字鸿沟?媒体是否是加速数字鸿沟的重要因素?如何能减小数字鸿沟,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新闻生产层面

一是新闻报道权责归属界限模糊。随着智媒的发展,新的媒介伦理问题也开始出现。在新闻界,机器人自动生成的新闻报道一旦出现数据错误,权责归属是机器人还是算法工程师?


2016年9月,英国标准协会(BSI)发布文件指出:人类才是负责任的主体,而不是机器人,要确保找出某个机器人的行为负责人的可能性。


二是影响传媒行业以及记者职能。人工智能的出现对于整个传媒行业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首先,大数据成为各大传统媒体看重的焦点,数据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次,机器人的运用提高了新闻生产的效率,解放了部分劳动力;再次,越来越多的受众反馈及时更新了新闻生产,打破了以往专业新闻机构对新闻生产的垄断行为。


最重要的是,智能时代的来临对于媒体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媒体必须紧跟技术发展的脚步,媒体转型必须紧跟前沿技术,打造属于自己的独创产品。


同时,媒体的经营模式、组织运作模式也要同步调整。另外,机器人生产新闻还有很多不足。例如,机器人无法进行现场报道,不善于挖掘有关真相的细节,也无法理清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更不会进行新闻评论,这就要求记者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在新的传媒形势下,只有成为技能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才不会被“机器”所替代。


三是内容低俗化加剧。从本质上说,“AI+ 媒体”是生产不了内容的,只是做了内容的“搬运工”,所以机器人能否写出有思想、有温度、高质量的稿件还有待商榷。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基于内容的智能推荐算法备受各大媒体青睐,AI 技术根据新闻的点击率、阅读时长、点赞评论量、用户偏好等指标,向读者自动推送新闻。


由于推荐算法大多基于流量至上的逻辑,催生了大量伪原创、标题党、低俗恶搞信息,导致内容良莠不齐,低俗化、同质化加剧。因此,“AI+ 媒体”一定要克服内容生产唯点击率的单一价值标准,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图源网络)


AI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着它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它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挑战,比如人工智能有一天会不会真正取代人类、人工智能“犯了错”由谁来负责、谁又能冲破信息茧房的“牢笼”,打开禁锢的枷锁。


只有媒体人在利用AI技术赋能新闻传媒业的同时,又能反思由此带来的技术边界、内容质量、媒介伦理等问题,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造就于人类。


2019各大高校的相关真题

1、 清华大学专硕334:

(简答题)简述AI技术及在传媒领域的应用。

2、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二:

(简答题)人工智能对内容生产和传播的影响。

3、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硕645:

(论述题)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挑战与机遇,举例说明。

4、 华东师范大学专硕440:

(论述题)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影响。

5、 暨南大学学硕史论707:

(论述题)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

6、 安徽师范大学专硕440:

(写作题)李开复一篇关于AI的文章中提到,未来将是人工智能的思考和人类的情感两根支柱。谈谈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7、 辽宁大学专硕440:

(论述题)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发展对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新要求?

8、 苏州大学专硕334:

(论述题)AI主播和记者与人类记者和主播的差异是什么?你认为他们最终能取代人类记者和主播吗?

9、 云南大学专硕440:(论述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什么是未来现代化媒体的发展方向?谈谈你对机器人新闻的认识。



参考文献【1】曾凡斌,齐鑫,蒋珊珊.人工智能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影响[J].传媒聚焦,2018,(11):5-10.【2】颜家兵.AI技术赋能新闻传媒业的反思[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9):141-142.【3】毕丞.人类为什么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人工智能的技术本质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9,35(2):102-108.

【4】上海发布.科技爱好者看过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有十大特色活动:https://m.weibo.cn/2539961154/4408881993758945

想get更多案例和答题训练,快快报名觅游专题热点论述班=专题班+热点班+答题班+模拟班,一站式解决从基础到作答的所有问题。




END



重要开班通知

2020级

专题热点论述班

觅游新传考研
 匠心打造 超强课程  


详戳:【专题热点论述班】冲刺奔跑100天,高分上岸!

匠心之作




 觅游出品  ● 必属精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